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测绘报》停刊,永远定格在了风华正茂的26岁

中国测绘报 慧天地 2021-09-20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历史,总是在某个重要的关口,显示出特别的意义。一些新的征程自此开始,一些人华丽转身,再出发,满怀新的希冀,向着更美好的未来。


全面深化改革的2018年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这个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那时起,测绘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的进程便已开启,测绘新闻报道也迈出了融入自然资源新闻报道的步伐。


终于,时间的脚步走到了今天(12月28日),2018年最后的一个星期五,《中国测绘报》最后的出版日。今天(12月28日),我们精心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是《中国测绘报》的第2504期,也是最后一期。2019年1月1日是《中国测绘报》26岁的生日,也是它的停刊日。走过26个寒来暑往、春秋冬夏,《中国测绘报》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永远定格在了风华正茂的26岁。当2019年的曙光照耀神州大地,测绘新闻报道的内容将作为自然资源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媒体上。而我们,也将转隶自然资源宣传教育岗位,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履行新职责,开始波澜壮阔的新征程。



亲爱的读者,我们遍布祖国四面八方、天南地北的老友新朋,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我们向您深情挥手、依依惜别,真诚地感谢您26年来的相伴相随、不离不弃! 


遥想当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行业报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新闻报业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正是在这样一个千军万马跃上市场经济主战场的伟大变革时代,在部委局纷纷办报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热潮中,在测绘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对宣传舆论阵地的热切期盼中,全国唯一的一张测绘行业报——《中国测绘报》应运而生。1993年1月1日是一个值得载入测绘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经天纬地、四海为家的测绘人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报纸,我国测绘新闻宣传掀开了新的篇章。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春风中诞生,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成长的《中国测绘报》,始终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与测绘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大力宣传国家改革开放和关于测绘工作的大政方针,宣传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成为测绘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改革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不会忘记,《中国测绘报》的破土而出,不仅受到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热烈欢迎,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江泽民、李鹏、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欣然为《中国测绘报》题词,对测绘事业和《中国测绘报》寄予厚望。国学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挥毫题写报名。全国各地的读者更是喜出望外,纷纷来信来电,热烈祝贺《中国测绘报》创刊。当此之时,测绘,还是一个因专业性较强而鲜为人知的小行业,测绘报面世引起的高度关注,产生的强烈反响,不仅让报社全体同志,也让全行业干部职工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中国测绘报》一路走来,虽然主管部门几经变化,历经国家测绘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然资源部,但却自始至终得到了主管部门党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重视。在党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高举旗帜,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把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推动发展作为至高追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闻舆论思想,不断提高测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自然资源部挂牌成立之际,我们第一时间发声,积极引导舆论,坚决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洪流。今天,我们宣布停刊,是坚决服从国家改革大局的又一次鲜明表态,又一个具体行动。



一份报纸,一个行业,一段似水年华。26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中国测绘报》而言,却是走过了一个时代。26个四季轮回,潮起潮落,我们经历过曲折艰辛,也迎来过喜悦辉煌,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初心始终未改。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全行业、面向全社会,聚焦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重要成果成就,加强策划统筹,做强重大主题报道,奏响时代强音;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开展先进典型报道,深入挖掘和彰显先进典型所体现和代表的时代精神,大力传承和弘扬测绘精神,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坚持新闻走转改、三贴近,测绘工作推进到哪里新闻报道就跟进到哪里,将笔触和镜头对准基层一线、普通职工,倾听测绘人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用心血凝就一篇篇新鲜生动、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凝聚改革开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我们以培育和传播优秀测绘文化为己任,助推测绘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努力办好经纬副刊和文化专刊,使之成为测绘职工和广大读者展现才华、抒发情怀的平台和园地,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注重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开展记者、通讯员培训,培养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骨干记者、通讯员,分布在全国测绘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十个记者站、工作站和数百名记者、通讯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营造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使测绘小行业发出了大声音,新闻宣传热点不断、亮点频出、反响强烈、影响深远;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宣传方法和手段,提升新闻报道的时度效,从周一刊到周二刊、从手工画版到激光照排、从黑白版面到彩色印刷、文化专刊从无到有、数字报应运而生、纸媒与网媒融合发展共同发声……每一次发展都刻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每一步前行都在战胜自我和挑战中走向成熟。



岁月如歌。时光的深处,是测绘新闻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与执著,是在喧嚣热闹中默默坚守、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奉献与快乐,是风雨无阻披星戴月中的点滴成长、拼搏奋斗无私奉献中的丰硕收获。作为伟大时代变革和测绘事业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讲述者,我们恪尽职守,用心用情,忠实记录测绘人的无私与奉献、光荣与梦想,以坚定的信仰、无限的热爱和如火的激情,在平凡岗位上、白纸黑字间,挥洒时代风云,书写壮美画卷。我们投身火热的测绘生活,在偏远乡村、繁华都市、高山大漠、森林河湖奔波跋涉,深入调研、精心创作、笔耕不辍,激扬文字、浓墨重彩、倾情放歌。我们力求以独特的视角把行业凝聚,以朴实的文风把读者吸引,每一篇新闻、每一个版面,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与智慧,经过了我们反反复复的修改与打磨。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这个测绘新闻宣传的平台和舞台上,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的过程中,经受历练、增长才干、不断成长。从事测绘新闻宣传的这段或长或短的经历,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论将来我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都会记得我们曾从此出发,都会永远珍藏这弥足珍贵的记忆。



回首往昔,我们深深知道,在《中国测绘报》走过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中,每一步成长、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主管部门党组、各级部门和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忠实读者与作者的关怀和支持、鼓励与鞭策。让我们再一次真诚地感谢你们的关心呵护、厚爱深情!让我们把这发自内心的感激感谢感恩永远地储存在这里! 


告别之时有不舍、有留恋,更满怀无限憧憬与希望。这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虽然《中国测绘报》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测绘新闻宣传将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测绘工作的价值与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彰显,测绘精神和文化将在更宽广的范围得到传承与发扬。高站位、向前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去经年,东风再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步履铿锵,自然资源部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自然资源管理重要论述,在自然资源宣教岗位上继续向新向上、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再谱华章!


本报编辑部

2018年12月28日

来源:中国测绘宣传中心(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龚健雅院士:筑创新之基石 绘天地之大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遥感高层论坛专刊前言
强化高质量供给 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化地名学》一书出版发行

编辑 / 肖紫寒  审核 / 肖紫寒  游志龙

指导:万剑华教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